红利资产不仅仅是分红

时间:2025/05/23 14:34:07尤斯财富

新一轮存款降息落地,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定存利率迈向“1”时代。在5月20日六家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光大银行宣布下调人民币存款利率后,5月21日—22日,包括广发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渤海银行在内的10家银行陆续跟进下调存款利率,至此,18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率调整完毕。


下调后,活期存款利率逼近零,国有银行及招商银行一年期整存整取挂牌利率已低于1%。随着存款利率持续走低,部分储户也开始重新思考闲置资金的投向。


红利资产因具有高股息率(衡量股票分红回报率的核心指标)等特点,被投资者看好。红利资产多集中于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传统成熟行业,具有受经济周期影响小、现金流稳定充裕且分红意愿强的特征,在弱势的市场环境中凭借低估值、高股息的保护属性,为投资者资金提供了避险港湾。


红利资产是如何产生收益?


一是持续稳定的分红收益,公司定期将部分利润以现金形式分配给股东,称为股息(或红利)。成熟企业(如公用事业、消费龙头)通常现金流稳定,倾向于长期派发股息。高股息公司往往有明确的股息政策,投资者可提前规划现金流。


二是公司持续增长带来的市值上升。虽然红利股可能增长性较弱,但业绩稳健的公司股价可能随盈利增长或市场认可度提升而上涨。同时,在低利率或市场避险情绪下,高股息资产可能吸引资金流入,推高股价。


三是高股息率的公司往往估值较低,有机会获得估值修复带来的股价上涨。另外,政策方面,近年来,在监管层鼓励和引导下,上市公司以及公募基金分红的积极性显著提升。


当下红利资产值得配置吗?


红利资产在经济预期增速放缓、海外流动性紧缩、资金存量博弈、市场波动放大阶段表现占优。当前存款利率持续下行,一年期定存利率已跌破1%,而主流红利指数(如中证红利、恒生央企红利)的股息率普遍在6%以上,显著高于无风险利率。


另外,新“国九条”明确鼓励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等方式提升股东回报,推动全市场分红总额连续创新高(2024年A股分红总额超2.3万亿元)。港股央企红利资产也受益于政策对投资者回报的重视,分红稳定性进一步增强。


对红利策略不熟悉的投资者,可以选择红利指数基金,此类基金通过跟踪特定红利指数进行被动投资,具有费率低、透明度高、风格稳定的特点。而主动型红利基金,是由基金经理主动选股,可能获得超额收益,但投资者需关注基金经理能力、投资策略、历史业绩、费率等因素。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红利基金都有稳定分红,投资者可以在该基金的产品详情中查看,了解基金的分红频率和分红收益率。公募基金业内人士提醒,高分红收益率可能意味着更高的投资回报,但也可能伴随着一定的波动风险。


同时,投资者需警惕估值过高风险。若投资者投资红利指数,需要注意如果红利资产短期涨幅过大,也可能会面临估值过高的风险。若国内外经济环境改善,市场可能转向顺周期或高弹性板块,红利资产的超额收益可能受到压制。


作者:
来源:综合其他媒体

责任编辑:llxy

用益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