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质押背后有哪些风险?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常见的融资手段,涉及到一系列复杂的法律和财务问题。下面来聊一聊股权质押背后有哪些风险?
什么是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又称股权质权,是指出质人以其所拥有的股权作为质押标的物而设立的质押。按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有关担保的法律制度的规定,质押以其标的物为标准,可分为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股权质押就属于权利质押的一种。因设立股权质押而使债权人取得对质押股权的担保物权,为股权质押。
股权质押的基本操作流程是什么?
1、风险评估和贷前调查
在签订股权质押协议之前,贷款方通常会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和贷前调查。这包括评估质押股份的市场价值、公司的财务状况、行业状况、大股东的信用历史等。这一步骤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有助于贷款方确定贷款的金额、利率和质押率等关键条款,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和收益性。
2、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条款
股权质押协议中通常会包含保证金和追加保证金的条款。保证金是股东在质押时需要支付的一定金额或股份,以作为履行贷款义务的保证。如果市场价值下跌导致质押股份价值低于约定的安全边际,贷款方可能要求股东追加保证金(即追加质押股份或现金),以维持原有的贷款安全比率。
3、质权登记
在股权质押协议签订并实施后,需要在相关的金融监管机构或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质权登记。这一步骤是正式确认贷款方对质押股份拥有质权的法律程序,有助于保护贷款方的权益,防止质押股份被重复质押。
4、监管和信息披露
上市公司进行股权质押时,需要遵守监管机构的规定,包括及时向市场披露质押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包括质押的股份数量、质押比例、贷款金额、质押期限等,以确保市场参与者能够充分了解公司和大股东的财务状况及其潜在风险。
股权质押背后有哪些风险?
股权的价值并非一尘不变,股权的价值极易受公司状况和市场变化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在短时间内出现大幅下跌的极端情况,而股权价值明显减少则会严重损害质权人的权益。由于质权实现有赖于股权拍卖、变卖或者折价时的价位,若股权价值在质押期间明显下跌,当债务人无力偿还债务,且质押股权价值又大幅减少时,质权人的债权将无法得到清偿。
此外,由于质权人未能直接参与目标公司的决策和管理;难以第一时间获得目标公司的内外部信息以及股权价值减少的消息,因此可能对股权价值减少不知情,无法及时要求出质股东提供补充担保或者履行其他补救义务。
因此,在设立股权质押时,可对目标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严格审查,若目标公司陷入重大诉讼,则可能面临被法院判令承担债务清偿责任的风险,导致质押股权的价值明显减少,同时也要审查股权是否存在瑕疵,或者股权是否已经设立质押。
总的来说,股权质押的担保力度较弱,一旦公司经营状况下滑,或者核心资产与业务被转移,那股权便失去了价值,因此股权质押最好与其他担保措施并用,例如要求将目标公司的土地房产一并抵押,或者让实控人提供连带担保来降低风险。
股权质押是利好还是利空?
股权质押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融资方式,整个一股可以说是无股不押,没有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几乎没有。股权质押反映的是股东的融资需求,融资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是坏事,但敢做股权质押的上市公司,对于相应的投资方向是比较有信心的。当然也有不好的事例,
此外,股权质押最好结合基本面进行分析,基本面是衡量质押风险的重要因素。
如果上市公司本身的负债率和大股东质押率都很高。就很容易陷入股价下跌,甚至跌破预警线却无股可加,无钱可加,那么接下来就会平仓,从而进一步使股价急速下跌,也就是爆雷。
那么在大盘行情不好情况下,个股的暴雷风险就会大大增加,一旦大规模暴雷就会演变成系统性风险。金融危机也就降临。
总之,股权质押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结合基本面情况然后再看股权质押比例,一般来说,质押股份比例越高,在股价出现暴跌后平仓风险越大,因为此时所能补充质押的股票极少。因此选股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关注这个指标,谨慎排雷。
责任编辑:llxy